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10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1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1990年与2013年中国人群白血病疾病负担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分析1990年与2013年中国人群白血病的疾病负担及其变化情况。方法 利用中国分省疾病负担研究结果,分析和比较1990年与2013年全国白血病的发病、死亡情况及伤残调整寿命年(DALY)、过早死亡损失寿命年(YLL)和伤残损失寿命年(YLD)。描述2013年各省份白血病标化死亡率及与1990年相比白血病标化死亡率的变化情况。结果 2013年中国人群白血病标化发病率为6.70/10万,标化死亡率为4.05/10万,较1990年分别降低8.84%和36.22%。2013年白血病标化DALY率、标化YLL率分别为174.58/10万和170.42/10万,较1990年分别下降44.68%和45.32%。2013年白血病标化YLD率为4.16/10万,与1990年相比,升高6.94%。年龄别数据显示,2013年,35岁以下人群因白血病死亡人数占因癌症死亡总数的比例高于10%,5岁以下儿童白血病DALY率最高,为317.61/10万。2013年与1990年相比,各省份人群白血病标化死亡率均出现下降,2013年白血病标化死亡率最高的前3个省份为新疆(4.72/10万)、宁夏(4.56/10万)和福建(4.50/10万)。结论 中国人群白血病标化发病率、死亡率、DALY率和YLL率下降,但YLD率升高,儿童、青少年因白血病死亡占因癌症死亡的构成比较高。各省份白血病标化死亡率均下降,但仍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2.
1990年与2013年中国人群结直肠癌疾病负担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分析1990与2013年中国人群结直肠癌的疾病负担变化情况。方法 利用2013年中国分省疾病负担研究结果,分析1990-2013年间中国人群结直肠癌的发病和死亡变化趋势,及1990年和2013年结直肠癌导致的过早死亡损失寿命年(YLL)、伤残损失健康寿命年(YLD)及伤残调整寿命年(DALY),比较1990年与2013年中国结直肠癌标化死亡率、DALY和DALY率的变化情况。结果 中国人群结直肠癌标化发病率从1990年12.15/10万升至2013年20.27/10万,上升66.83%(男性上升72.82%,女性上升55.26%)。结直肠癌标化死亡率从1990年10.57/10万升至2013年11.07/10万,上升4.73%(男性上升9.03%,女性减少3.12%),因结直肠癌死亡人数从1990年7.79万例升至2013年14.80万例,上升90.08%(男性上升105.36%,女性上升72.14%)。2013年中国因结直肠癌造成的DALY为333.16万人年、YLL为320.07万人年、YLD为13.09万人年,YLL是DALY的主要构成部分。1990年中国因结直肠癌造成的DALY为201.91万人年,标化DALY率为238.54/10万,2013年标化DALY率为224.23/10万,DALY上升65.01%,标化DALY率降低6.00%。各年龄组中,男性结直肠癌死亡率、DALY和DALY率均明显高于女性。结论 2013年中国结直肠癌造成的疾病负担仍维持在较高水平;2013年结直肠癌疾病负担总值高于1990年,标化DALY率和标化YLL率降低。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我国老年MS患者的抑郁状况及其影响因素, 探索老年MS各组分与抑郁的关系。方法基于"老年期重点疾病预防和干预"项目, 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 2019年在辽宁、河南和广东三省16个县(区)共完成16 199名≥60岁老年人的问卷调查, 剔除缺失变量1 001名, 最终纳入有效样本为15 198名。通过问卷调查和体格检查了解调查对象MS患病情况, 使用PHQ-9抑郁筛查量表评估调查对象近半个月内的抑郁状况。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老年MS及其组分与抑郁的关系及其影响因素。结果共纳入15 198名≥60岁老年人, MS患病率为10.84%, 其中MS患者的抑郁症状检出率为25.49%。有0、1、2、3、4项MS异常组分数目的患者抑郁症状检出率分别为14.56%、15.17%、18.01%、25.21%、26.65%, MS异常组分数目与抑郁症状检出率呈正相关关系, 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S、超重/肥胖、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患者存在抑郁症状的风险分别是未患该病人群的1.73倍(OR=1.73, 95%CI:1.51~1.97)、1.13倍(O...  相似文献   
4.
1990年与2013年中国人群胃癌疾病负担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分析1990年与2013年中国人群胃癌的疾病负担及其变化情况。方法 利用中国分省疾病负担研究结果,分析2013年中国胃癌疾病负担现状,比较1990年与2013年中国胃癌的发病、死亡、伤残调整寿命年(DALY)、过早死亡损失寿命年(YLL)和伤残损失寿命年(YLD)等,描述1990和2013年各省份胃癌发病、死亡及变化情况。结果 2013年我国胃癌发病37.11万例、死亡31.78万例,标化发病率、死亡率、DALY率分别为26.84/10万、23.55/10万、464.47/10万,有随着年龄增加而逐渐增加的趋势。1990-2013年间男性胃癌标化发病率均高于女性(2.03~2.67倍),并均呈下降趋势。1990-2013年胃癌死亡数由28.21万增加到31.78万,增加13.15%。与1990年相比,2013年我国男女性胃癌的标化死亡率、DALY率、YLL率、YLD率均下降,且女性降幅均大于男性。2013年胃癌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前三个省份均为青海、安徽、甘肃,下降幅度最大的三个省份均为天津、上海、浙江;所有省份胃癌死亡率下降。结论 2013年中国胃癌疾病负担仍处于较高水平;与1990年相比,2013年全国胃癌疾病负担下降,各省份胃癌死亡率均下降,但仍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2006-2012年中国女性人群子宫颈癌死亡情况及变化趋势。方法 利用全国疾病监测死因上报系统2006-2012年子宫颈癌死亡数据,通过死因漏报调查进行调整,分析不同城乡和东、中、西部地区我国女性子宫颈癌粗死亡率及年龄分布特征;采用全国第六次普查人口和Segi''s世界人口计算年龄标化死亡率;采用加权最小二乘法拟合Joinpoint回归模型分析2006-2012年子宫颈癌死亡率的变化趋势。结果 2012年,我国女性子宫颈癌粗死亡率为3.15/10万,其中农村地区粗死亡率为3.45/10万,高于城市地区(2.76/10万);中部地区粗死亡率为3.77/10万,高于西部地区(3.23/10万)和东部地区(2.54/10万)。2006-2012年,全国子宫颈癌世界人口年龄标化死亡率的变化无统计学意义,但是不同地区间存在明显差异。东部地区平均每年上升2.9%(95% CI:0.8%~5.0%),其中30~59岁组上升6.0%(95% CI:1.6%~10.5%);中部地区平均每年下降4.6%(95% CI:-5.9%~-3.3%),其中30~59岁组-3.2%(95% CI:-5.0%~-1.4%)和≥60岁组-5.7%(95% CI:-9.3%~-2.0%)的下降有统计学意义;而西部地区的变化无统计学意义。中国人口年龄标化率变化趋势与世标率相近。结论 我国子宫颈癌下降趋于停滞,不同地区存在差异;中西部地区和农村地区仍然是我国子宫颈癌防控的重点区域;而东部地区30~59岁女性子宫颈癌死亡率上升现象亟需引起重视;建立综合的子宫颈癌防控体系是继续降低我国女性子宫颈癌死亡率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我国≥40岁人群粉尘和/或有害气体暴露的流行及其防护状况,为加强我国粉尘和有害气体暴露的职业防护提供依据。方法 资料来源于2014-2015年中国居民COPD监测,在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横断面调查125个监测点的≥40岁研究对象共75 107名,采用面对面询问调查方式收集相关信息,职业暴露定义为职业接触粉尘和/或有害气体累积超过1年。对样本进行复杂抽样加权估计暴露比例。结果 在纳入分析的71 061人中,粉尘和/或有害气体暴露率为46.3%,乡村(51.7%)高于城镇(40.3%);西部地区人群的暴露率高于东、中部地区(P<0.001);在不同文化程度人群中,小学及以下人群的暴露率最高(49.7%,P<0.001)。暴露人群采取防护措施比例总体为26.7%,东、中、西部地区暴露人群防护比例依次降低;城镇高于乡村;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的采取防护措施比例最低(20.7%)。在采取防护措施的人群中,经常防护者仅占50.7%。结论 我国人群粉尘和有害气体职业暴露率较高,采取防护措施比例较低,应当加强西部、乡村及文化程度较低人群的健康教育、职业防护和监管。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中国35~69岁女性人群子宫颈癌与乳腺癌筛查率并探讨其主要影响因素。方法 利用2013年全国慢性病与危险因素监测数据,分别纳入女性35~64岁66 130人和35~69岁72 511人分析子宫颈癌和乳腺癌筛查率。基于复杂抽样和加权方法估计筛查率及95% CI;采用Rao-Scott χ2检验不同人群筛查率差异;构建混合效应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筛查与主要影响因素关联性。结果 分析的样本中分别有26.7%(95% CI:24.6%~28.9%)接受过子宫颈癌筛查和22.5%(95% CI:20.4%~24.6%)接受过乳腺癌筛查,城市高于农村,东部地区高于中、西部(P<0.000 1)。≥ 50岁女性筛查率低于35~49岁。低教育水平、未就业、低家庭收入和无医保女性接受筛查的可能性显著低于高社会经济水平女性(P<0.000 1);居住在农村、西部地区与子宫颈癌筛查相关性无统计学意义,而与乳腺癌筛查可能性较低相关(P<0.05)。结论 应提高人群子宫颈癌和乳腺癌筛查覆盖率,重点提高≥ 50岁及低社会经济地位人群的筛查率。  相似文献   
8.
1990年与2013年中国人群甲状腺癌疾病负担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分析1990年与2013年中国甲状腺癌的疾病负担变化情况。方法 利用2013年中国分省疾病负担研究数据,采用发病率、死亡率、过早死亡损失寿命年(YLL)、伤残损失寿命年(YLD)及伤残调整寿命年(DALY)作为测量疾病负担的主要指标,比较1990年与2013年中国甲状腺癌的疾病负担变化情况。结果 2013年中国甲状腺癌的发病人数为33939例,与1990年相比增加21898例,标化发病率由1990年的1.25/10万升至2.07/10万,增加65.6%,其中女性发病率上升,男性发病率下降。2013年中国因为甲状腺癌死亡4974例,比1990年增加1810例,标化死亡率下降14.29%,其中女性死亡率下降而男性死亡率上升。中国女性甲状腺癌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加而上升,50~54岁年龄组达到高峰。男性甲状腺癌发病率随着年龄增加一直呈现上升趋势。男女性甲状腺癌的死亡率均随年龄的增大而升高。2013年中国因甲状腺癌造成的DALY、YLL、YLD分别为13.35、11.42、1.93万人年,与1990年相比总体DALY标化率由10.33/10万降至8.84/10万,其中YLL标化率由9.60/10万降至7.61/10万,YLD标化率由0.72/10万升至1.23/10万。2013年中国甲状腺癌发病率前三位的省份为青海、新疆和福建,最低的为西藏;与1990年相比,除天津市外各省份发病率均上升;死亡率前三位的省份为青海、香港和福建,最低的为西藏,5个省份死亡率上升。结论 与1990年相比,2013年甲状腺癌的总体标化发病率上升,标化死亡率下降;虽然DALY下降,但由甲状腺癌伤残导致的疾病负担仍然处于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9.
目的 调查了解我国社区≥60岁老年人抑郁情况,并探索其影响因素。方法 调查对象来自“老年期重点疾病预防和干预”项目,该项目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于2019年在辽宁、河南和广东3省16个县(区)共完成14 335名≥60岁老年人的抑郁筛查。通过问卷调查研究对象人口学特征、是否与家人居住、是否与邻居有交往、日常锻炼、认知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等信息,使用PHQ-9抑郁筛查量表评估老年人近半个月内的抑郁情况。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老年人抑郁的影响因素。结果 辽宁省、河南省、广东省老年人抑郁症状检出率为15.45%,3省分别为18.17%、18.87%、9.93%。不同地域间老年人抑郁症状检出率存在城乡差异,其中河南省为17.09% vs. 20.61%,广东省为7.99% vs. 11.0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老年女性抑郁症状检出率高于男性(OR=1.76,95%CI:1.58~1.96),离异/分居(OR=2.08,95%CI:1.01~4.30)、认知功能异常(OR=1.78,95%CI:1.59~1.98)、基础性日常生活活动能力(BADL)受损(OR=1.74,95%CI:1.23~2.46)、工具性日常生活活动能力(IADL)受损(OR=2.23,95%CI:1.97~2.54)是老年人抑郁的危险因素(P<0.05),且IADL受损对老年人抑郁的影响高于BADL受损(2.23 vs. 1.74);≥80岁(OR=0.82,95%CI:0.68~0.99)、与家人居住(OR=0.67,95%CI:0.57~0.80)、与邻居有交往(OR=0.86,95%CI:0.76~0.98)、每周锻炼多次(OR=0.82,95%CI:0.69~0.96)、几乎每天锻炼(OR=0.63,95%CI:0.56~0.70)是老年人抑郁的保护因素(P<0.05)。结论 我国社区≥60岁老年人抑郁症状检出率较高,性别、婚姻状况、社会交往、体育锻炼、认知功能、ADL均是老年人抑郁的影响因素,老年卫生保健部门应开展重点人群心理预防和干预工作。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评价八段锦锻炼6个月对社区老年人平衡功能的影响。方法 使用两平行组整群随机对照试验的方法对我国5个省(市)40个社区的1 028名60~80岁社区居住老年人进行干预研究。干预组研究对象(20个社区、523名)进行每天1 h、每周5 d、持续6个月的八段锦锻炼和3次预防老年人跌倒健康教育;对照组研究对象(20个社区、505名)仅接受3次预防跌倒健康教育。研究主要指标为Berg平衡量表(BBS)得分,次要指标包括单脚站立时间、双脚前后站立时间、闭目原地踏步时间、计时起立行走时间。结果 1 028名研究对象进入分析,包括731名女性(71.11%)和297名男性(28.89%),年龄(69.87±5.67)岁。与基线调查相比,干预3个月后干预组BBS得分较对照组增加3.05(95%CI:2.23~3.88)分(P<0.001);干预6个月后干预组BBS得分较对照组增加4.70(95%CI:4.03~5.37)分(P<0.001)。与对照组相比,干预6个月后干预组研究对象的各项次要指标均有改善(P<0.05)。结论 八段锦运动可以提高60~80岁社区老年人的平衡功能,运动时间越长,改善效果越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